花了不少钱推拿,4岁男孩的脖子还是歪?这种毛病的危害远不止“不好看”!

橙柿互动 记者 张慧丽 金晶
2025-11-04 18:52:21

男孩豆豆今年4岁,两年前开始歪头看东西。起初,爸爸妈妈只以为是孩子觉得好玩故意的,眼看着在每天无数遍“宝宝,把头放正!”的提醒下毫无改变,豆豆还逐渐出现了大小脸和脊柱侧弯,这才赶紧去看医生。

当地医生诊断“斜颈”,建议豆豆每天推拿治疗。推拿了几个月,钱也花了不少,却没有效果。“会不会是眼睛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斜视?”在朋友的提醒下,豆豆父母辗转打听到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的侯立杰主任医师是斜弱视诊疗方面的专家,立刻赶到杭州。


用手挡住左眼,孩子的头马上就正了

“孩子一进诊室,明显能看到他的头往右歪。一般来说,左眼斜视头往右肩倾斜,右眼斜视头往左肩倾斜,我用手挡住他的左眼,孩子的头马上就正了,这证明是斜视引起的歪头视物。”侯立杰说,经过进一步检查,豆豆的斜视是由左眼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如果是内外斜(水平斜视),外观就能比较明显看出来,而上斜肌麻痹引起的斜视是上下斜(垂直斜视),不容易发现。正是因为两只眼珠位置不一致,孩子才会歪头看东西,否则看东西就会有重影、眩晕,甚至是恶心、呕吐。”

经评估,侯立杰认为豆豆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豆豆的头终于不歪了。

“目前,这个孩子还在接受视功能的康复训练,由于长期歪头,大脑把斜视眼的信息屏蔽了,处于单眼抑制状态。好在发现得不算晚,相信通过系统训练,他的视功能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侯立杰说,斜视的最佳矫正期在18个月到6岁之间,最好在3岁之前,而临床中有一些孩子十几岁才来就诊,错过了双眼视功能的黄金发育期,即使斜视矫正过来了,视功能也不会再恢复,立体视丧失,未来无法从事一些精细工作。另外,由此引发的大小脸、脊柱侧弯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近视不及时矫正

可能引发外斜视

斜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3%,其中外斜视占到70%。“据我们统计,去年一整年,60%的孩子因为外斜接受了手术。”需要提醒的是,临床中,外斜常与近视伴发,如果发现近视却不及时矫正与控制,可能引发外斜视。“近视的孩子看近时眼睛不需要动用‘调节’功能,但长期处在不使用调节功能的状态,可能导致双眼向内聚的‘集合’功能减弱,逐渐发展为外斜。”

侯立杰曾接诊过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幼儿园体检发现远视储备不足,同时存在外隐斜问题,但家长认为“反正还没有近视”便没有重视。等到近视100度,孩子坐第一排还能看到黑板,家长不希望孩子太早戴上眼镜,依然没有干预。最后,孩子的近视进展到300度,黑板看不清了,再来就诊,外隐斜已经发展为外斜视,斜视度数30度,且立体视功能受损。“原本,外隐斜只需要保守治疗就能治愈,拖到后来却不得不手术了。”


治疗细节持续创新改进

不仅要“能治” 更要“效果好”

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面,非手术治疗以戴镜治疗和视觉训练为主,而临床中大部分孩子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作为斜视弱视方面的诊疗专家,侯立杰认为,“能治”只是再基础不过的事,“效果好”才是重点。为此,多年来,侯立杰带领团队针对治疗细节持续创新改进,在精准诊断、严格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部分斜视患儿可通过佩戴三棱镜进行保守治疗,考虑到再加一副三棱镜会带来不便,侯立杰团队通过镜片的光心移位方法,只需调整镜片的角度,即可呈现三棱镜效应,不用额外在眼镜上增加三棱镜,而这种方法要求医生拥有很好的视光学背景。

斜视手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长度或张力来恢复双眼协调运动,从而改善偏斜问题。斜视患者看远距离的东西和看近距离的东西时,眼球倾斜的角度是不同的,常规来说,手术设计时会根据患者看远与看近时眼球偏斜角度的中间值,来决定眼外肌的调整方式。侯立杰团队则进一步细化,“视远时偏斜角度更大怎么调整、视近时偏斜角度更大怎么调整,我们都有针对性方案,为患者设计更加个性化的眼外肌移位术。这种方式目前在临床运用了一年多,治疗了100多例患者,效果不错。”另外,以往斜视手术中医生多通过佩戴放大镜进行操作,“而我们很早就开始大量运用显微镜下的手术方式,安全、微创,患者恢复也更快。”

手术成功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侯立杰强调,医院专门开设了双眼视功能门诊,不仅仅是为了保守治疗的患者,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术后患者,由专业医生做好术后管理,提供更好的视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术后是否严格做好视功能康复,会很大程度影响未来斜视是否复发。”

侯立杰说,门诊中的家长有两类极端情况,一是不需要治疗却过度担忧,比如有一种中高度远视引起的内斜视是不需要做手术的,佩戴合适的眼镜即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的降低,这种斜视会慢慢自动好转,家长却总想做手术;另一种是认为小孩子眼珠有点斜是正常的,长大了会好的,就一直不重视。“其实大多数斜视是不会自愈的,甚至有一部分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到了一定年龄后,立体视功能便会较难恢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畏光、眯眼、歪头看东西等表现,记得及时到医院眼科做个斜视的筛查,由专业医生诊断。”


专家名片

侯立杰:

主任医师,斜视弱视专科副主任,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视觉健康分库成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数字眼科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近视综合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事小儿眼科临床工作25年。擅长儿童弱视、斜视、屈光不正及其他常见小儿眼病的诊治,尤其在复杂性斜视(如麻痹性、限制性、旋转性斜视等)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小儿双眼视功能异常诊治,神经眼科学疑难疾病与低视力康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周六全天;周二上午


责任编辑:金晶 审核:徐芳 冯云浓
热门评论

橙柿互动,互动城市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