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老腰先衰”不是玩笑!28岁“996”小伙:躺着比站着还难受

橙柿互动 记者 周文锐 通讯员 陈岩明 吴煜
2025-08-21 16:39:06

“医生,我人躺着,腰比站着还痛!”28岁的万先生带着这个反常的困扰来到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方斌主任医师的诊室。“我体重108kg,身高173cm(BMI 36.1),每天坐电脑前至少10个多小时。”万先生自嘲,“腰突”这两个字早就写进体检报告里,但他没想到来得这么猛。方斌一边检查万先生的情况,一边说:“在他的门诊中,腰痛是男性患者的普遍问题。”

腰痛已成为就诊的主要病种

一个多月来,万先生右侧大腿前方的剧痛持续折磨着他,白天影响工作,夜里无法安卧。这种违背“躺下即缓解”常识的疼痛,预示着病情并不简单。“事出反常必有妖,方主任我这腰痛有点奇怪,请您帮我仔细瞧瞧。”万先生坐立不安地讲述他的痛苦和无奈。

方斌指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统计,全国至少有 2 亿人的腰椎已经提前“退休”,平均13个人里就有2条“废腰”。更扎心的是,20~35 岁的年轻人腰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image.png

image.png

而从浙江省中医院对2023年医院300多万名门诊病人就诊画像分析中,我们发现,前来就诊的男性患者中腰痛排名前三;而在女性患者中,腰痛排名第四。“身未老、腰已废,人在打拼,腰先躺平,这一现象越来越突出了。”方斌无奈地说,“保护好腰,刻不容缓。”

病源寻踪:“平卧痛”怎么来的?

检查发现,万先生先天性的腰椎终板发育不良(地基不牢),在肥胖和长期久坐的“高压”下,椎间盘彻底“罢工”——腰2至骶1多节段突出,其中腰23、腰34节段椎管被占位均超过50%。

腰椎间盘突出很常见,但万先生的情况的确属于“非主流”。高位突出+钙化,导致他出现罕见的“平卧痛”,躺下后椎管空间进一步缩小,疼痛反而加剧。

方斌主任医师介绍,“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节段,而他的严重突出却发生在更高位的腰34节段,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占比不到5%。更糟糕的是,突出物中央型、已经钙化,像一枚‘地雷’死死压住腰 4 神经根。”

多个节段都有突出,问题出在哪一节?方斌团队没有贸然手术,而是进行了一次精妙的“诊断性封堵”——腰4神经根封闭术。用微量麻药精准“冻结”可疑的神经根后,万先生表示,疼痛缓解了80%以上!

这场“测试”成功锁定了“罪魁祸首”:就是腰34节段的突出物压迫了腰4神经根。

“雷区”的毫米级操作

诊断明确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这台椎间孔镜手术面临着三大技术难关:

第一难:罕见区位。在不到5%的“小众”地段为一位肥胖患者手术,经验和操作空间都极具挑战。

第二难:解剖“陷阱”。患者的腰3神经根像“悬崖峭壁”,挡在了手术入路的侧方。而我们的目标——那颗“钙化地雷”就在其下方的中央区。

手术通道仿佛一条必须在“悬崖”和“雷区”之间开辟的狭小缝隙,偏一毫可能损伤腰3神经根,深一分则可能引爆“地雷”伤及其背侧的神经。

第三难:清醒状态的“微雕”艺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仅通过一个0.7厘米的切口完成。患者清醒,要求团队的操作必须极致精准、轻柔,在避免触碰神经引起剧痛的同时,又要彻底清除病灶。

“我们精心选‘八点钟靶点’进针,用磨钻一点点‘微雕’,扩大椎间孔,既给腰 3 神经根让路,又避免触动钙化灶。在内窥镜的广阔视野下,先剥黄韧带,再掏髓核,最后把钙化块打薄—下沉—取出。一系列毫米级的操作,最终实现了神经根的270度彻底松解。”

image.png

切口到底多小?——“就指甲盖那么大”。

中医医院做手术有什么优势?

方斌表示,中医医院的优势在于将现代外科技术与传统中医智慧完美融合,围手术期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中医特色技术,形成了“组合拳”,还能为术后康复按下“加速键”,如万先生的治疗,就很好地将中医药贯穿全过程,使他得到更好的体验。

术前:耳穴压豆,安神定志。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的紧张情绪会影响配合度。术前为他进行了耳穴压豆,刺激神门、心、皮质下等穴位,有效缓解了他的焦虑和恐惧,使他能以更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

术中:针刺镇痛,保驾护航。即使在局麻下,处理神经根时仍可能有轻微不适。我们在术中运用针刺技术,选取远端穴位,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提升术中舒适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辨证施治,加速恢复。手术成功解除了问题的根源,但受压迫的神经根仍处于“瘀阻”和“气血不通”的状态。中医师根据万先生“气滞血瘀”的证型,为他开具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汤剂内服,并辅以止痛膏穴位贴敷,取穴命门、肾俞、腰阳关、环跳等,达到疏经活络、行气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image.png

术后穴位贴敷。

这一系列绿色、安全的中医技术,如同为患者的康复装上了“双引擎”,不仅减少了单纯使用西药止痛的副作用,更从整体上调节了他的身体状态,使其气血调和,这正是他能够超快下地、疼痛消失得如此彻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术后第一天,万先生右大腿的剧烈疼痛已完全消失。第二天,他就能在腰围保护下自如下地活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image.png

医生提醒久坐族:这样做,及时止损

控制体重,BMI 尽量 < 24,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时,尽量每 45 分钟起身活动 10 分钟。每天可以做 3 组平板支撑,强化核心,守护腰椎健康。


责任编辑:俞茜茜 审核:徐芳 冯云浓
热门评论

橙柿互动,互动城市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