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过后,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门诊总是显得格外“热闹”,今年春节亦是如此。一瘸一拐走进诊室的患者,不用医生多问,大多都是尿酸惹的祸。美酒、海鲜、小火锅,这些节日里的“快乐源泉”,往往成了痛风发作的“导火索”。
2月1日正月初四那天,王先生一顿大鱼大肉后,突然感到大脚趾剧烈肿痛,后半夜更是疼痛难忍,彻夜未眠。第二天,他赶紧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检查发现尿酸高达800+umol/L,被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过抗炎止痛治疗后,疼痛才逐渐缓解。原来王先生从小喜爱高糖、高脂饮食,尤其钟爱海鲜,同时又拒绝运动,导致体重迅速增加。
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巧定介绍,针对痛风这一常见疾病,浙江省中医院自主研制了“痛风三宝”——清热凉血软膏、痛风胶囊、散风通络洗剂。“痛风三宝”可以通过中药外用内调的方式帮助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疼痛,在缓解期预防发作。
戴巧定提到,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还会诱发关节“红热肿痛”,形成“痛风石”破坏正常关节结构,甚至引发痛风性肾病、心血管疾病,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饮食调整至关重要。
根据《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痛风患者的饮食建议遵循以下七条原则:限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规律饮食和作息,适量运动,禁烟。
痛风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也有红黑榜之分:红肉(如牛、羊、猪)嘌呤含量高,建议选择白肉(如鸡、鸭、鱼),并注意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煎制等高油烹饪方式,尽量不喝汤。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也不宜食用。饮品方面,定时、规律性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首选白水,也可以选择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值得注意的是,啤酒和白酒是痛风的“加速器”,在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患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情况下,应禁止饮酒。
此外,戴巧定还提到,痛风发作时,患者切勿乱吃药、乱贴膏药。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要盲目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已经在规律用药,也不要随意停药。秋水仙碱是一种抗炎镇痛药,但安全剂量范围窄,切勿过量使用。同时,痛风急性发作期,请勿局部使用芳香活血止痛药物,如各类外用药酒、膏药等,以免“火上浇油”。如果症状无法缓解,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